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下册有几个单元)
本文目录一览:
- 1、《时间的计算》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范文
- 2、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3篇)
- 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3篇
- 4、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 5、小学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范文
《时间的计算》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范文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完成做一做中的第2小题,巩固时间单位转换和经过时间计算的知识。 填空练习:通过填空练习,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和记忆,如50分比1时少多少分,1时比45分多多少分等。 竞赛活动:教师报时刻,学生抢看谁快,给予奖励。通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计算从几点出门到学校几点。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中的第2小题。填空:50分比1时少多少分?1时比45分多多少分?一节课是几分钟?课间休息几分钟?再加上几分钟就是1小时?竞赛:教师报时刻,学生抢看谁快,给予奖励。全课总结:珍惜每分时间,多学本领,建设祖国。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 《时间的计算》 教学内容:P62例例2 三维目标: 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篇一】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及初步理解了周长含义,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从而更好地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中关于时间的计算,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将时间转换为相同的计量单位 在进行时间计算时,首先要确保时间是以相同的计量单位表示的。例如,22:02和20:10都是以小时和分钟为单位的时间表示。 执行减法运算 从较大的时间中减去较小的时间。示例中,22:02减去20:10。
三年级上册数学钟表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时间单位的换算:1小时等于60分钟:这是时间换算的基础,孩子需要牢记并能在计算中灵活运用。1分钟等于60秒:虽然秒在三年级上册的钟表计算中可能不是重点,但了解这一换算关系有助于孩子建立完整的时间观念。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3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 《时间的计算》 教学内容:P62例例2 三维目标: 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直观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数学思考: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中,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理解面积的意义。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 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篇一】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事物或图像,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这样的数是分数,并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使学生记住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的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认识比较几分之一大小的方法,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时间的计算》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范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学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转换和经过时间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猜谜游戏、例题讲解、自主探索、巩固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计算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3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 《时间的计算》 教学内容:P62例例2 三维目标: 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理解面积的意义。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 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1秒;掌握分与秒的运行关系,1分=60秒。 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秒的具体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观察实践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知识点 含义: 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吨用符号t表示。 举例:1袋大米约重10千克,100袋大米约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1 教学“吨的认识”之前,学生已有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学生对1千克=1000克的进率也比较清楚。他们对生活中比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用什么单位表示,也能说出是用“吨”作单位,但是对1吨到底有多重,学生并没有感性的认识和直观的参照。
最后,我还结合课后习题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是几个需要用“吨”做单位的图片,如:鲸、轮船、运货物的火车箱等,这些图片的展示帮助学生进一步形象了“吨”的概念。
《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21-22页。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先安排了认识千克和克,再认识吨,最后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的内容。
小学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范文
1、【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1秒;掌握分与秒的运行关系,1分=60秒。 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秒的具体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观察实践能力。
2、《秒的认识》小学数学说课稿1 教材分析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我拟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知识目标: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3、教学感受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含认识钟表、认识时间单位秒以及探索分和秒的关系等多个方面,涉及的内容较多且抽象。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深刻感受到了教师备课和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只要教师充分备课,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利用电教手段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学生就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