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

本文目录一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

两个底角都是28°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 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 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和正好等于90°。( )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 将一个三角形剪成两个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90°。

教师小结:不管三角形有多大,它的内角和总是1800。教师:同学们通过了自己动手操作证明这样一个重要的结论。刚才大家采用量、折或拼的方法验证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0。那么我们就知道了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0。 【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

因为平角是180°,所以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 生:我把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成了一个平角,所以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也是180°。 生: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我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折向直角,三个顶点重合,我发现两个锐角正好组成了一个直角,再加上直角,它的内角和是180°,所以我得出结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我们是通过怎样的拼剪得到的?预设: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成一个平角,平角是18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欢迎分享!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运用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情景创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和归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作用,了解运用运算定律可以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从中感悟科学验证的方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P24---P26页例例6及相应练习题。教材分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四年级(下)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简便计算》优秀说课稿范文1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在数学方面已经学完了三个单元,它们分别是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分类》教案

1、能够按三角形的内角不同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掌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 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掌握它们的特征。 通过探究过程,体验独立思考、小组学习、动手操作的 学习 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2、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内容教材分析(1)三角形的分类,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按角分,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第二层次,按边分,认识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一般来说,进行分类的基本原则是不重复、不遗漏。

3、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分类》教学反思范文:在本次《三角形的分类》的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以下是我对本次教学的几点总结:教学环境的创设 在本次教学中,我充分关注了教学环境的创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和互动活动,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P4/例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列出算式,分析算式的意思,使学生明确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遇到乘除混合运算式题学生能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要让学生来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能够看算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0 评论

发表评论